十五年专注聚焦安防用心服务中国智慧城市安防专家

首页 智慧治超

智慧治超

2020-04-03 16:35:48评论:0

一、方案简介

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是通过设置在车道上的高速精确称重平板、车辆检测器(含地感线圈)将采集到的通过检测区车辆的完整称重数据、车辆类型信息集中到高速数据采集控制器内,经过高速数据采集处理器处理后,发送至工控机。同时卡口抓拍单元,识别被检测车辆的号牌数据,并且抓拍图像,发送给工控机。工控机对两者的数据进行匹配,最终发送匹配后的称重数据、车牌识别数据等信息至中心服务器,组成完整的超限检测系统,从而对通过超限检测区域的货车按照统一标准实施准确的车重检测。

二、建设目标

超限不停车检测系统实现建立以不限速、高精度称重系统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对车辆违法超限运输行为自动监测的超限不停车检测系统,实现24小时对货运车辆运输进行不停车超限监控,形成有力威慑,着力解决治超执法人员不足、取证困难、治超安全三大问题,全面降低车辆运输超限率。

现场信息获取。利用超限不停车检测系统获取车货总重、轴数、速度、轴重数据;利用车牌识别系统获取车辆牌照信息并识别牌号;将车牌和超限信息传到F型可变信息发布屏上并显示,将超限信息发布到治超站,提示执法人员拦截。

信息数据传输。将获取的车货总重、车辆轴数、现场照片、车辆牌照等相关信息通过现场处理后,利用光纤或无线网桥传至超限检测站服务器,现场照片满足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的要求。自动分析超限信息数据并形成超限车辆黑名单数据库。

图片9

三、系统设计

1、称重准确度

系统能够在不停车、不减速、不以特定速度及特定车道行驶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检测出车辆轴重、车货总重准确度不低于国家5级标准,投标人选用的称重设备必须具备《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准确度符合JJG 907-2006 动态5级标准,可以通过检定。

2、非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设备能够获取车货总重、车辆轴数、速度、轴重数据;利用车辆号牌识别系统(即抓拍设施)获取车辆牌照信息并识别牌号;并将车牌和超限信息迅速传到LED屏上显示,及时告知车辆驾驶人员。

3、传感器类型

称重传感器应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在国内应用多年,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维护方便。

4、检测系统速度适应性

为逃避动态称重系统的检测,超限违法车辆往往会采用蹲称(即长时间停在称重承载器上不动),超低速过衡、高速冲岗等行为作弊,选用的产品针对以下行为均能准确检测:

1)能够在车辆静止在承载器上时准确称重,即具备静态称重能力;

2)能够在车辆超低速过衡或走走停停的情况下准确称重,即动态称重最低检测车速为静态;

3)能够在车辆高速通过时准确称重,即动态称重最高检测速度达到80km/h。

5、异常行驶方式的适应性

公路车辆正常行驶中,跨车道行驶或压着车道线行驶是很普遍的情况、车辆较多的时候并行的情况也较多,而超限车辆为逃避检测,更是会刻意采用低速溜边、压传感器接缝行驶的方式,让一部分轮胎离开称重承载器,使得数据不准以达到逃避检测的目的。检测系统能应能够对以下异常行驶行为进行检测:

1)压秤台接缝行驶;

2)跨双车道行驶;

3)两车并排行驶;

4)检测区走走停停,断续行驶;

5)跨双车道S型行驶。

6、单轴称量能力

随着汽车改装技术和材料性能的发展,车辆超限能力也随之提高,4轴超100T、6轴超150T的恶性超限车辆也时有出现,此类车辆后轴轴重往往超过30T,对路面桥梁的破坏力极大,而传统动态汽车衡最大称量仅30T,无法准确称量此类车辆。建议检测系统强化对大型超限车辆的检测能力,最大秤量能力达到40T或更高。

7、安装条件适应性

检测系统所选用的动态称重设备应满足本项目普通国省道路面的安装条件,鉴于普通国省道复杂的行车环境,本项目宜采用轴重称,不宜采用轴组称,即承载器沿行车方向长度不大于1.2米,同时只能承载车辆单根轴上的所有车轮。同时无需在称量区内安装限位引导装置,减小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达到对超限车辆高速行驶状态下的称量要求。

8、施工方便快捷

为了减少施工封路对道路运输的影响,在保证系统检测效果的前提下,车道内的称重设备安装施工时,时间尽可能的短。建议单车道封闭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不需要封闭整个单向方向所有车道施工。

9、现场检测数据管理应用

将获取的车货总重、车辆轴数、现场照片、车辆牌照等相关信息通过现场处理后,利用运营商网络传输至后台数据服务器,路政人员可通过内部网络掌握车辆的通行情况。数据平台系统可以完成采集、运算、控制、显示、报警、存储等功能要求,减少人员位置限制,促进治超工作第一时间办理,同时系统能够基于各个站点上报的车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公路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持。

10、技术应用成熟

非现场执法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本系统成熟稳定运作,要求选用的动态称重产品在全国有类似的成熟运用案例。